MySQL InnoDB内存压力判断以及存在的疑问
时间:2025-11-05 15:58:46 出处:人工智能阅读(143)

与其他数据一样,存压存内存对数据库的力判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MySQL InnoDB也一样通过内存来缓存数据,断及在访问数据的疑问时候通过访问内存中缓存的数据来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
MySQL中通过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buffer_pool%命令或者直接访问performance_schema.global_status系统表,存压存
可以得到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对内存或者磁盘的力判读取情况,根据这个数据,断及可以计算出来InnoDB在对数据读取过程中发生的疑问内存或者物理磁盘读写情况,也即缓存***率。存压存
对于“缓存***率”,力判在SQL Server中也有这一概念,断及而且含义几乎是疑问一致的,
不过SQL Server中通过Buffer Cache hit ratio性能计数器或者 sys.dm_os_performance_counters计算出来的存压存Buffer Cache hit ratio并不能直接反应内存压力情况,
原因归结为SQL Server在计算Buffer Cache hit ratio的力判时候,是断及包含了预读这部分数据的(把预读部分的page也算做缓存***),
对于MySQL的InnoDB引擎,有同样类似的逻辑读,物理读与预读的站群服务器概念,因此在计算MySQL缓存***率的时候,需要靠预读这部分数据的信息。

在判定内存压力的时候,关注performance_schema.global_status中与InnoDB读写相关的参数有如下几个,这里的次数也就是MySQL存储的默认page大小,
page大小同样可以通过performance_schema.global_status 来获取,单位是字节数,默认情况下页大小是16kb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从缓冲池中读取的页的次数
Innodb_buffer_pool_reads:············································从物理此案读取页的次数
Innodb_buffer_pool_reads_ahead:··································预读的次数
Innodb_buffer_pool_read_ahead_evicted:························预读的页,但是没有被预读就从缓冲池中被替换的页的数量,一般用来判断预读的效率
Innodb_data_read:·······················································读取的字节数
Innodb_data_reads:······················································读取的次数
这些参数是MySQL服务器启动以来累计增加的,服务器托管如果重启MySQL服务器,参数将清零从新开始累计增加。
缓冲***率理论上就是:缓冲读取次数/(缓冲读取次数+物理读取次数+预读次数)
也即: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Innodb_buffer_pool_reads+Innodb_buffer_pool_reads_ahead)
个人认为,这个值的实时计算结果参考意义并不大,如果直接根据查询出来的值进行计算,当前计算值反馈的是自服务启动以来的平均值。
在衡量实际压力的时候,因为数据的压力是阶段性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按照某一个频率收集这一段时间之内,
每个时间段之内发生的逻辑读次数,物理读次数,预读次数,分别计算每个时间间隔之内的缓存***率,才具备参考意义。
可能在业务繁忙期,内存压力较大,而在空闲期压力较小,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意义并不大。免费信息发布网
另外,缓存***率只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内存的压力情况,并没有一个绝对值去判断压力大还是不大。
究竟缓存***率有多高,个人认为没有一个定数,非要是99%或者某个值?主要是看与基线相比其波动情况,另外取决于具体的具体的环境。
比如对于高速存储,根据其他数据库的长期观察,由于物理存储经过优化或者本身就比较强,即便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物理读,物理IO延迟不是非常长的情况下,都是可以接受的。
同时,内存压力情况也不仅仅是说“内存不足够大”,尤其是MySQL,受多种配置的影响,包括各种内存分配的大小,都会存在影响缓存***率的情况。
另外有两个实际问题,
1,MySQL在测试的时候,如何清空表(或者特定表)的缓存的数据?
2,在(重启MySQL服务)强制清空缓存之后,查询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和Innodb_buffer_pool_reads,
然后查询某个物理表,再次查询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和Innodb_buffer_pool_reads,发现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的增幅大于Innodb_buffer_pool_reads
重启完之后,***次查询一张物理表的前后,如下截图看到的是物理读增加了2,逻辑读增加了5(测试表上没有任何索引)

继续,再次对测试的物理表进行一次查询,发现物理读没有增加(可以理解为数据被缓存了),逻辑读增加了4(当前情况多次测试依旧是该规律),
也就是说2次物理读缓存的数据,逻辑读每次都增加4?不太理解,这个参数具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很明显这里不涉及预读)。

或者说:MySQL缓存***率的计算,并非这个公式: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Innodb_buffer_pool_read_requests+Innodb_buffer_pool_reads+Innodb_buffer_pool_reads_ahead)?
不由得想起了当时对于sqlserver缓存***率的理解,当时所有的中文资料上都说是95%什么的,中文资料基本上没有正确解读这个参数的,
实际在观察服务器参数的时候,发现实际情况跟理论根本不搭嘎,后来英文资料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猜你喜欢
- 其实跨版本升级 Ubuntu 是相当简单的,你只需要输入一个命令而已。但是,假如你改了某些配置文件就有可能导致升级失败。之前笔者的系统是一路跨版本升上来的。就是因为改了一些配 置文件导致升级到 Ubuntu 8.04 失败。在终端中输入:sudo update-manager -dc 下载软件到升级完成大概用了50分钟左右 可以看到内核的版本为 Linux 2.6.26-5-generic,GNOME的版本为 2.23.6 网络管理器算得上是 Ubuntu 8.10 Alpha 4 中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吧。Network Manager 0.7.x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Ubuntu 8.10的网络功能,下面是其中一些0.7中新增的特性:管理系统全局连接的功能(不需要登入也可连接网络)支持连接至3G网络(GSM/CDMA)。支持管理多个活动连接。支持管理PPP/PPPoE的连接。支持使用静态IP配置管理连接。支持管理设备的路由功能。 关机的对话框变成似乎没有以前好看了。不过可喜的是,笔者从 Ubuntu 8.04 升级到 Ubuntu 8.10 后,以前不能挂起,不能休眠的问题在 Ubuntu 8.10 Alpha 4 中得到了解决。也许很多朋友都像我这样遇到过不能正常挂起或休眠的情况吧。在文件浏览器中添加了一个“Compact View (紧凑视图)”。在有大量文件的目录下寻找你想要的文件更方便了。 Tabs 的引入一定程度上改善用户浏览文件的体验,你可以很自如地在不同的标签之间进行切换。可以看到在菜单栏上多了一个 “Tabs”的选项。 对着你要打开的文件夹点右键选择“Open In New Tab”便可以在新的标签中打开你所选的文件夹。总的来说这次从 Ubuntu 8.04 升级到 Ubuntu 8.10 还是比较成功的。几乎所有以前安装的软件都能在 Ubuntu 8.10 上正常使用,3D 特效也开启并正常使用。见下图: Ubuntu 8.10 Intrepid Ibex Alpha 版本可能给大家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个备受争议的“咖啡色的NewHuman”主题。在用户可以直接看到的更新并不多,但系统底层上的改进却很多。笔者 在升级后感觉到系统在启动和影响都要比以前要快一点了,而且还解决了不能正常挂起、不能正常休眠这两个遗留了很久的问题。
- 适合Java开发者学习的Python入门教程
- 为了 1% 情形,牺牲 99% 情形下的性能: 蜗牛般的 Python 深拷贝
- Raft 算法原理及其在 CMQ 中的应用(上)
- 凡客诚品4K电视的性能表现如何?(一款优质4K电视,细节与色彩并存)
- 90%的 CTO 都做不好绩效管理?看看这个十年 IT 老兵都有什么绝活?
- Tomcat 是怎样处理 SpringBoot应用的?
- 21世纪编程语言死亡名单
- 5s升级至9.3.2系统后的全面优化与改进(全新升级,系统体验再进一步)